勤廉风采
- 2021-03-02 15:08 世界著名数学家丘成桐:数学从来没有令我失望
- 2021-03-01 15:09 雷国胜:让畲乡更美丽
- 2021-02-22 15:10 云南华坪县女子高中校长张桂梅:让教育之光照亮贫困山区
- 2021-02-20 15:04 中国光学事业奠基人王大珩:用科学的态度对待科学
- 2021-02-08 15:07 吴琼:我常常“掉”在角色中出不来
- 2021-02-05 15:06 王蒙:向时代和人心喊话
- 2021-02-03 15:08 缪文钦:在家乡的田野上挥洒青春
- 2021-02-01 15:05 蔡美彪:平实而通达的引路人
- 2021-01-20 15:51 “君子儒”李锦全的学境与人品
- 2021-01-18 15:50 中国科学院院士王松灵:给我们的事业取个名字,就叫希望
- 2021-01-13 15:49 冯骥才:一支画笔,一支钢笔,为艺术家们画像
- 2021-01-12 15:48 王元化:以生命证悟独立精神的思想者
- 2021-01-07 16:56 “大湖鸿雁”唐真亚:小木船21年划过30万公里水上邮路
- 2021-01-06 16:56 傅庚辰:搞创作要有“钻地道”精神
- 2021-01-05 16:55 王先霈:用“圆形批评理论”体味中国文学
- 2020-12-23 15:08 让老区人民过上好日子——记福建省纪委监委挂钩帮扶工作队
- 2020-12-22 15:06 吴梅筠:做学问就应该严谨,这是我们一贯的学风
- 2020-12-21 15:07 年届九旬学海仍泛舟
- 2020-12-17 15:08 安志顺:一生打遍各种鼓,唯一不打“退堂鼓”
- 2020-12-15 15:07 宗福邦:毕生年华,尽付冷门绝学
- 2020-12-07 15:06 单士元:保护文物就是保护民族文化
- 2020-12-03 15:06 严家炎:为学和做人都需要一点“傻子精神”
- 2020-12-02 15:05 刘学锴:下笨功夫,做真学问
- 2020-11-30 16:55 淳朴家风激励担当作为
- 2020-11-30 16:55 所有付出都值得
- 2020-11-25 16:03 中国原子能事业奠基人钱三强:严谨治学,敢于质疑
- 2020-11-23 16:02 苏培成:生活中有语文,语文中有学问
- 2020-11-18 16:01 秦俑考古人:发掘工地“蹲得下” 冷板凳上“坐得住”
- 2020-11-17 16:01 陈垣:傲骨立天地 奇文鉴古今
- 2020-11-13 16:00 欧阳中石:以书焕采 切时如需
- 2020-11-10 15:59 濮存昕:用生命体验创造角色
- 2020-11-09 14:46 吴仲超:国之良干,故宫楷模
- 2020-11-02 14:46 苏秉琦:告别一烛独照,看见满天星斗
- 2020-10-28 14:45 黄会林:从战士到影视理论民族化构建者
- 2020-10-26 14:44 郑敏:只有我看得见的光
- 2020-10-22 14:44 公木:《英雄赞歌》的由来
- 2020-10-16 15:52 张世英:心游天地外 意在有无间
- 2020-10-14 15:51 齐越:播音到“开国大典”
- 2020-10-14 14:52 齐越:播音到“开国大典”
- 2020-10-10 15:51 许渊冲:转换不同语言之美的百岁翻译家
- 2020-10-09 09:25 徐诵明:复兴民族之基础在于教育
- 2020-09-30 09:25 臧克家:始终为人民而跃动的诗心
- 2020-09-29 09:24 航空先驱张阿舟:“他本身就是一所大学”
- 2020-09-25 15:21 周少奇:从微生物里找出水污染的克星
- 2020-09-23 15:20 汪曾祺:以日常说话的态度写小说
- 2020-09-18 15:19 张炜:网络时代,写作要更认真严谨节制
- 2020-09-15 15:19 张世英:他用哲思留下一盏明灯
- 2020-09-14 16:42 医学人文与张金哲的百岁人生
- 2020-09-10 16:41 赵新全:三十载守望三江源
- 2020-09-07 09:24 陈寅恪与弟子的学术交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