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辍学生已全部劝返安置到位;新建亮亮中学、第五实验小学、山霞中心小学新校区、山霞第二中心园、螺阳第二中心园等,增加学位8825个;新增普惠性民办幼儿园85所;实施教师队伍‘五条禁令’;2021年中高考成绩再创新高……”这是惠安县教育局巡察后交出的整改答卷。
根据惠安县委统一部署,2019年11月16日至2019年12月31日,县委十三届第九轮巡察一组对县教育局党组(含教师进修学校、惠安一中、荷山中学)进行巡察。
“教育关乎千家万户,对教育局党组的巡察,我们不仅着眼于问题的发现,更注重于以巡促改,协同发力,抓实‘后半篇’,确保教育局在问题整改中对账销号彻底,问题不反弹不回潮。”惠安县委巡察办主任郑祖跃表示。
边巡边改 回应群众关切
县委的要求、群众的关切,就是巡察的着力点。巡察期间,巡察组坚持将边巡察、边整改贯穿全程,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师风师德、社会托管机构监管等问题,巡察组结合查阅资料情况,组成专项调查小组,深入各学校进行实地走访,发现教育系统校级领导不上课“特权现象”严重;社会托管机构存在无证办学、办学场所不符合消防安全要求、食品安全隐患大等突出问题。“这些都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事情,社会关注度大,应立即督促整改。”巡察组随即移交给教育局7条边巡边改意见,要求教育局立行立改,开展专项整治行动,及时建章立制,堵塞漏洞,规范管理。
“57个校级干部重新上岗任课,整治关闭13家培训机构……”针对巡察组移交的边巡边改问题,教育局立即开展自查自纠,组织开展校级领导任课情况专项整治,排查出75名小学校级干部、中层正职和完小校长未按要求任课,除18名有特殊原因外,57名校级干部重新上岗任课。同时,联合县市场监督管理局、人社局、民政局、公安局、文旅局、卫健局、城管局开展县城区域培训机构和托管机构专项整治,关闭13家无证照培训机构,加强部门协调,加大日常巡察,完善部门和属地管理联动机制。
直面问题 全方位推动整改
“刚收到巡察反馈意见时,我有些震惊,很多虽是小问题,但小问题也会演变成大问题,多亏巡察帮我们指出来……”教育局相关负责人有感而发。
“直面问题,不回避、不遮掩,立即整改!”针对巡察反馈的问题,教育局党组从班子层面、支部层面到党员个人层面,对号入座,主动认领,立即召开专题会,对4个方面24项79个问题逐个研究整改措施,逐项进行责任分解和任务交办,共制定了186条措施,分别明确责任领导、责任股室、对照整改单位和完成时限,做到件件有跟踪,事事有着落。同时,成立巡察整改工作领导小组,组建工作专班,专门负责协调巡察整改工作,对重难点问题紧盯不放、深挖根源。整改期间,先后召开推进会6次。同时,以巡察整改为契机,着眼建立长效机制,举一反三,对标找差,对“办好人民满意教育”中存在的突出短板进行认真梳理,坚持高标准严要求抓好问题整改,力求整改成效让群众满意、经得起实践的检验。
合力驱动 提升整改质效
教育是大民生,决定着未来,关乎地方形象。为更好督促巡察整改,促进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,县委巡察办推动召开高规格的教育局党组巡察整改专题会商会,县委“五人小组”、分管教育工作的县领导、教育局党组成员、派驻纪检监察组参加会议,同题共答,一体推进。
“不抓整改是渎职,整改不力是失职。抓好教育系统的巡察整改,是一项严肃的政治任务,也是一道生动的民生课题。教育局要把规矩一项一项立起来,把问题一道一道解决好,把痼疾一个一个拔除掉。各相关部门要围绕推动巡察问题的整改共同发力,确保从根本上高标准、高质量整改到位。”惠安县委主要领导在约谈会商会上掷地有声,要求教育局党组紧盯主体责任,对照巡察问题,对症下药,破解痼疾,县纪委监委、组织部、宣传部、巡察办等相关部门要参与到巡察整改“后半篇”,共同推动全县教育事业发展,努力构建教育发展大格局。
2021年6月,结合县乡换届,惠安县委对教育局党组领导班子进行组织调整。在县相关部门的协助下,教育局党组制定并修订了党建工作、全面从严治党、教育资源布局、财务管理、人事管理、机关日常管理等35份制度,做到解决一个问题、堵塞一个漏洞、完善一套制度。
为更好发挥以巡促治作用,推动深化教育改革,提供更值得期待的教育服务事业,2021年10月16日,惠安县委召开全县教育发展大会,打出政策组合拳,发布推动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十条措施、教育事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,未来三年将统筹25亿元投入全县教育事业。成立教育发展促进会,启动教育捐赠活动,截至目前全县累计认捐6.5亿元……
“下一步,我们将狠抓巡察整改成果固化转化,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,自觉传承“晋江经验”和“惠女精神”,在教育系统开展‘大比拼’‘大评选’活动,鼓励党员干部攻坚克难,真正把巡察整改成果转化为推动教育改革发展的强大动力,切实提升人民对教育事业满意度和获得感。”惠安县教育局党组书记、局长陈加龙展望未来,充满信心。